1. 前言
遮阳是防止直射阳光照入室内以减少透入的太, 防止夏季室内过热,
特别是避免局部过热和避免产生眩光以及保护物品而采取的一种建筑措施。建筑围护结构中许多部位在夏季都暴露在太阳辐射之下 , 因此,
建筑的屋顶、外墙、门窗等均需要进行遮阳处理。遮阳构件还可以遮盖墙面开口部分,造成空气压力差, 加速室内空气流通,
以增强通风换气效果。在节能方面, 建筑遮阳是最为立竿见影的有效方法, 而且遮阳构件是影响建筑形体和美感的重要要素。在我国传统民居中,
用于遮阳的方法很多,在窗口悬挂窗帘, 利用门窗构件自身遮阳以及窗扇开启方式的调节变化, 利用窗前绿化,
雨篷、挑檐、阳台、外廊及墙面花格都可以收到一定的遮阳效果。
2.民居遮阳措施和经验电动遮阳帘
民居, 尤其是岭南民间传统建筑, 其遮阳处理手法概括起来有下面几种。
2.1屋顶遮阳
岭南传统建筑的屋顶只有歇山顶和悬山顶的檐口可以给东、西墙遮阳。歇山顶檐口遮阳属水平面遮阳,悬山顶檐口遮阳属倾斜面遮阳。坡屋面上瓦垅和瓦坑的形成,既是有组织排雨所必需,
又是“积小成大”施工法的结果。传统坡屋顶面积很大, 但经过瓦垅和瓦坑的细分处理, 又显得尺度宜人。在阳光照耀下,
瓦垅落在瓦坑上的阴影, 形成无数条明暗相间、纵向排列的条纹,
这是一种建筑美。除中午太阳辐射全部落到南北向的瓦垅和瓦坑上以及夏季日出后与日没前某时刻太阳辐射全部落到东西向瓦垅和瓦坑上外,
其余时间瓦垅都可以或多或少为瓦坑遮阳。岭南传统民居的正脊不高,
重要建筑如祠堂、寺庙的正脊较高,而且是装饰的重点。在近代建筑中,有些3-4层高的房屋,即使出檐长度增加,
也不能为下层外墙遮阳。于是就出现了重檐和腰檐遮阳,使建筑增加雄伟姿态, 又解决各层的遮阳隔势功能。另外,
双坡屋顶的两个优点都有利于减弱太阳辐射:一是从日出到日落, 不可能全部屋面始终同时都受到日晒; 二是当太阳辐射最强时,
光线对屋面是斜入射的。屋顶构造一般为架空的双层瓦屋面。上层瓦为下层瓦遮阳,可以加大屋顶热阻,
使其隔热好且散热快。个别屋顶把空气间层做成热压通风的风道,效果更好,
也可以作为屋顶面层补充的防雨构造。其实,“双层屋面”整体式遮阳系统也是炎热沙漠地区常用的建筑手法。双层通风屋面在带走大量热量的同时为下层屋面提供遮阳作用,
不致于因屋面温度过高而影响室内环境。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博士发展了“双层屋面”思想,设计成双层屋面整体百页遮阳,通透的百页提供了良好的景观、采光和通风条件。
岭南传统建筑的平屋顶是解决楼上居民白天晒衣服、晚上乘凉的户内室外空间,
这种“平天台”是居民不可缺少的生活空间。其构造为木楼板上实铺大阶砖,其隔热、散热性能都比双层瓦屋顶差。凡上人的平天台都有护栏,
实心护栏被称为“女儿墙”, 在阳光照射下,
女儿墙落到平屋面的阴影也有一定遮阳效果。但较多的平天台护栏不做实体而采用通透形式,或用砖砌十字图案, 或用琉璃竹节形竖杆,
或仿照西方瓶状栏杆。这样做, 不只是为了美观, 也为了平天台表面的通风散热。这样,高度有限的护栏或女儿墙,
面积有限的梯屋、屋面水池和凉亭, 依靠其阴影遮阳效果就不太理想了, 防晒问题更为突出。于是,为改善隔热效果,
居民一般都在平天台的前部用瓦盆栽花绿化, 后部搭遮阳凉棚。经测试, 遮阳凉棚可减少太阳总辐射的85%左右。
2.2外墙遮阳电动天棚帘
外墙遮阳的方法有:利用屋檐给外墙遮阳、外墙自身遮阳和外墙借它墙遮阳。其共同之处是充分利用建筑之间和建筑自身的构件来产生阴影,
形成互遮阳和自遮阳,达到减少屋顶和墙面得热的目的。通常是呈密集的平面,
利用建筑物的排列、间距、高低和廊檐设置等方法,使屋与屋之间因高低错落而互相遮蔽,直接或间接遮挡阳光。具体而言,
在特定的气候环境下缩小建筑间距, 使前幢建筑成为遮阳物体而形成“冷巷”, 利用马头墙、檐廊产生自身阴影,
使建筑之间的庭院或巷道形成阴凉的区域。东西墙就靠纵巷两侧的房屋相互遮阳,前后墙就靠横巷两侧的房屋相互遮阳。梭形百叶岭南传统建筑的山墙是伸出屋面部分的 矮的可视为垂脊
高的是为阻隔邻居失火时的火焰蔓延过来的防火墙,除了防火之外
也有遮阳的功能。外墙面上通常没有明显的遮阳构件,主要通过建筑自身的凹凸来形成大面积阴影, 把主要的采光窗都置于阴影之中,
减少暴露在墙体表面的,窗洞口尺寸。因此,建筑自身构成的遮阳, 不会增加造价,
但对微气候条件的改善意义重大。岭南人善用地方废弃材料建造房屋,便出现了蚝壳砌筑的墙体。除墙脚离地50cm一段因防水浸而不用蚝壳外,整堵墙都是蚝壳加黄泥浆粘合砌筑。蚝壳墙外表面不施抹灰。凹凸的蚝壳像遮阳百页,
在阳光照射下,外墙面呈现大片蚝壳阴影, 既有遮阳隔热效果, 又韵味无穷。这种传统自身遮阳的做法被后人发展为凸砖遮阳墙。另外,
被广泛采用的固定遮阳花格、精巧深孔花格墙,不但能起到很好的遮阳作用,
而且很多建筑还以此作为艺术装饰的一种手段。云南地区的“干阑式”建筑, 其底层架空, 设凉台, 屋面采用歇山顶以利通风, 出檐深远,
平面呈正方形, 中央部分终年处于阴影区, 较为凉爽。这种由建筑自身设计构成“遮阳”的概念是十分有效的,
并通过改善通风效果来降温,不失为遮阳与建筑紧密结合的范例。
2.3门窗遮阳
在岭南传统建筑中,大门口的遮阳方式有多种:第一种采用门廊, 是指三开间或三开间以上的建筑入口前的外柱廊,
或两端“山出”(突出的山墙)与廊柱组成的空间。它是建筑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也具有良好的遮阳效果。第二种采用凹门,是指单开间两边“山出”(山墙突出正面墙的部分)或三开间的凹入正间与挑出大门外墙的前檐组成的空间。凹门做法除遮阳避雨外还能显示出门第。第三种采用凹门加脚门,多用于近代城填的民居。“脚门”就是在大门前再附加一道矮门,
它由两扇向外对开的折叠木板门组成, 门高约1.6m,下部的实板, 上部是格栅,有利于室内向外观窥和遮挡街外视线的干扰,
也能遮挡阳光和防止飘雨对大门门脚的侵蚀。此外还有其他遮阳方式,如采用二层吊脚楼或有脚骑楼遮挡阳光射入首层大门等。电动卷帘
东西窗的遮阳问题比其他朝向更为突出,是遮阳处理的重点。窗口遮阳构件通常是结合建筑立面处理和窗过梁设置,
用钢筋混凝土构件等做成永久性遮阳板,美观耐久, 并可兼起挡雨板作用。另外,门窗飘檐常见的有:
砖挑人字檐、砖挑波纹檐、砖挑折线檐和砖砌叠涩出檐等。门窗除了砖砌飘板遮阳外,也有利用木板飘篷构件进行遮阳的, 它简单而又方便,
有固定式、活动式。建筑工匠们在建筑活动中大量地依靠手工作业, 在建筑的窗洞采用山花装饰并出挑形成遮阳。有的窗洞很深,
靠洞口深度来形成遮阳,即将窗框设在与墙体内表面一致的位置, 使窗外侧有较深的壁厚起遮阳作用,
有时通过调整窗梁部位壁厚来改善遮阳作用,这种方式在许多高层建筑中可以看到。百页窗在岭南建筑中的引入主要是因为它的多功能:
遮阳、遮雨、控光、透风,
既能观察外界又能保证室内私密。可绕水平轴转动的无数块轻薄木百页在它们背后正中一根竖木杆的统一操作下整体调整多个倾斜角。
2.4廊道遮阳、阳台遮阳、骑楼遮阳电动天幕帘
廊道是建筑室内与室外联系的过渡空间,分为前廊、后廊、侧廊、回廊、边廊、爬山廊等形式, 主要作交通用, 兼有遮阳避雨的功能,
还有组织通风、采光和组织景观等作用。东西立面如果没有邻屋遮阳,通常都建外廊。外廊遮挡了太阳辐射,
使外墙和关闭的门窗避免吸收太阳辐射而升温,
使打开的门窗避免引进大量的太阳辐射热。在城镇中也常采用二楼飘出的阳台来遮阳避雨。从建筑技术的角度来讲,外走廊和凸阳台等起水平式遮阳作用;
凹阳台起综合式遮阳作用;外廊或阳台上部加垂帘起水平和部分挡板式遮阳作用;设置垂直翻窗,
玻璃上贴遮阳薄膜或在走廊的壁面上设置一定深度的蜂窝形陶制构件,可起挡板式遮阳的作用。
骑楼为岭南城镇沿街建筑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
是集交通、遮阳、通风于一体的有效致凉手法。“骑楼”形成的阴凉区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开放空间:底层内侧作为商店,
外侧为人行道,上面作住家。它的优点是可以防晒、避雨, 特别是南方气候, 夏日炎炎, 时有阵雨,
骑楼建筑就妥善解决了建筑和气候的结合问题。
2.5绿化遮阳、简易遮阳电动舞台幕
对于低层建筑来说,绿化遮阳是一种既有效又经济美观的遮阳措施,如靠近房屋种植树木或攀缘植物,
有一定的遮阳作用, 并能降低微环境温度。岭南传统建筑利用绿化降低环境温度的一个常见做法是在空地砌筑花基, 即砖砌矮墙,
墙顶摆设盘栽绿化。在需要遮阳而又不宜栽大树的地方砌筑花基,利用其阴影遮挡太阳, 减少地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当然, 也常采用架设棚架,
以攀缘植物来遮阳。棚架攀缘植物可水平、垂直布置。与之相适应,棚架也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形式。种树要根据窗口朝向选择和配置树种,
最为理想的遮阳植被是落叶乔木。茂盛的枝叶可以阻挡夏季灼热的阳光,
而冬季温暖的阳光又会透过稀疏枝条射入室内,这是普通固定遮阳构件无法具备的优点,
植物尤其适合遮挡建筑西向高度角很小的阳光,将树叶浓密的直立树种植于西向窗前一定距离处,不但可提供良好的景观,还可控制夏季黄昏前的太阳辐射。但是,
岭南传统建筑很少利用树木的树冠为屋顶遮阳。原因有二:一是岭南传统建筑防雨重于遮阳。因为如果树冠的落叶积聚在屋面上, 就会堵塞瓦坑,
减缓排雨速度, 造成屋面积水、渗水或漏水。二是岭南传统建筑结构安全重于屋顶防热,因为如果利用树冠为屋顶遮阳, 树木必须紧靠建筑种植,
于是生命力极强的树根会从地下破坏建筑的基础, 造成墙裂。另外,在台风季节,
被风打断的树冠枝叶甚至会砸坏屋顶。我们的祖先在战胜自然过程中有许多实践经验, 在山坡、突兀的丘陵建造房屋,
自然地貌可以形成一定的遮阳。 遮阳形式的选择,应从地区气候特点和窗口朝向来考虑。对于冬寒夏不热,冬长夏短的地区,
应以争取日照为主,一般建筑可不设置建筑遮阳。夏热冬冷和冬季较长的地区宜采用简易遮阳。夏热冬冷和冬、夏时间长短相近的地区宜采用可拆除的活动式遮阳。夏热冬暖地区一般可采用固定的遮阳设施,尤以活动式较为优越。我国民居中这种活动遮阳设施经济简便,
使用灵活, 可以根据太阳辐射情况的变化及遮阳要求随时自行调节,
阳光照射强烈时可以全部遮挡,没有直射阳光时则可全部或部分敞开(或卷起)。这样做, 既能遮挡阳光,
又有利于房间的采光和通风。简易遮阳、活动遮阳常用苇、竹、木、帆布、塑料薄膜或铝合金等材料制成,装设在窗户外侧,
其特点是制作简易、经济、灵活、拆卸方便, 但耐久性差。
3.启示
在民居建筑中, 建筑师可以找到关于遮阳发展前景的方向, 通过分析上述民居特有的形式, 或许对我们进行遮阳设计带来一些启示:
a)遮阳设计应结合地区气候特点、建筑群布置和房间的使用要求。另外, 要合理选择建筑的朝向,处理好建筑物的立面,
尽量避免夏季太阳光直射室内。对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只要房屋外墙和屋顶的隔热能力较好,
一般南北向建筑物都可不设或少设建筑遮阳。
b)建筑互遮阳与自遮阳: 在总平面布置中, 利用建筑互相造影以形成遮挡折方法,形成建筑互遮阳。通过建筑构件本身,
特别是窗户部分的缩进形成阴影区,将建筑的窗户部分置于阴影之内, 形成自遮阳。建筑自遮阳可以是局部的厚墙体、檐口或建筑本身的凹凸变化,
也可以是整体上的遮阳墙体、双层遮阳通风屋顶, 能够兼有遮阳和通风双重作用。
c)建筑遮阳构件多种多样, 不同部位的遮阳设计也是有针对性。遮阳构件既可以是建筑的一部分,例如壁柱、阳台、柱廊、锯齿形立面等,
也可以是附加的遮阳构件,把水平的或垂直的遮阳构件结合在建筑本身的造型处理之中。当然, 在遮挡太阳辐射热和防止室温上升的同时,
要克服对房间采光和通风的不利影响, 使遮阳构件多功能化。